紀錄: 陳鋭溢
自從總醫師到去年八月考完專科考試的兩年中,總共胖了七到八公斤,一切以通過考試為首要任務的前提下,當然運動量減少許多,當初住院醫師時期設下的每年全馬目標更是遙遙無期。
考完試,開始運動吧
住院醫師的第一年,我就有加入連鎖的健身中心,當時是自己練,去的頻率不算低,大概一個禮拜有三到四次,但是對於動作的感受性不強,而且身材就維持在原本的樣子,好像也沒有變好,所以去年八月考完腎臟專科之後,我覺得應該要好好訓練自己的體能,加上我們一直督促病人要運動,但是自己卻不運動,是一件很奇怪的事,自己不運動,感受性低,自然說服力就低。
於是,在學弟陳冠宇的推薦之下,我加入了康柏體能訓練中心的教練課程。
上課的感受
一開始,會有物理治療師和教練一起聯合評估,大概是看一些基本動作,以及了解過去的運動習慣、是否受傷,這部分是另外收費的,我覺得建立在了解和不受傷的原則下運動,是善待自己身體的方法。
配合教練的教學
我的教練是Leon,每次上課我大概會提早10分鐘到,開始熱身,放鬆背部、肩膀和大腿的肌肉,可以幫助上課的時候更快進入狀況。每一次上課,教練會大概詢問上個禮拜的練習課表,目前身體痠痛的地方,後來我都是在上課前就把這個禮拜我的課表傳給教練,一方面是督促自己每個禮拜都必須交出功課,另一方面也是可以讓教練提前計畫這個禮拜的課程內容。
剛開始的每次訓練,大概都是以部位為主題,由教練示範之後讓自己操作,我認為教練的可貴在於你不知道自己動作犯錯時候,給予糾正,甚至發現問題而提出改善的方法。最明顯的一次是槓鈴肩推的時候,右手都覺得卡卡,放鬆背部之後,右手的伸展性明顯提高,我覺得這就是專業的可貴:「發現問題,並且協助學員找到解決辦法。」
動作熟悉之後,開始加重量,這時候會有突破自己的感覺,教練在一旁適時出手「補」一下重量,如果單獨自己練的時候比較難達成目標,一方面是自我心態的鬆懈,另一方面是動作跑掉的時候沒有人提點,所以每次上教練課的時候,相較於平常自己練習,身體感受會特別明顯。因為動作的提點很容易就忘記了,所以我會將每次的上課內容打在手機的備忘錄中,而且是一回家就打,才不會忘記,每次運動前我會複習一下自己的筆記,如果動作還是有遲疑的地方,可以上網搜尋教學影片,或下次和Leon教練討論。
另外很特別的一點是:每次教練都會問我幾點走,原來是上完課後教練會給課表,如果我留的時間比較短,Leon會留幾組感受性強,但重量輕的給我做;如果留下來的時間較長,教練會搭配剛開始幾組較大重量的動作,我覺得課後課表的好處是複習上課的動作,並把一次上課的訓練完整度提升。
健身教學心理學
如果在教學之中,做不到正確的動作,或感受性不強,是有些灰心的,當然有時候一句話提點就可以明顯改善,但是不擅長運動的我,還是會有些障礙的地方,我發現教練會先點到為止,但是在後幾次的上課中,教到同一的動作,往往感受性會增加。記得剛開始學硬舉的時候,大腿後側和臀部的感覺很少,一招用屁股碰牆壁的方法,增加了我對於這個動作的感受性,後來各種變化的硬舉覺得非常有趣。
其實這種一對一的教學,在每一堂的一小時時間裡,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對於教學者是很具挑戰性的,除了以「親近的比喻或語言達到動作的正確性」這項專業以外,我發現教練們都會說「幫我」拿個15公斤的槓;做完一組的時候,會舉起大拇指順口說「行!不錯!」;每一組動作快不行的時候,就會說「再一下就好」,做完一下看你可以,就說「可以就繼續」;組間休息會跟你說休到幾分幾秒,上課節奏非常明快。我覺得這些細節影響著學習的感受和效果,對於真正想學習的人,是很細微卻是很重要的因素。
課程結束之後
接下來就要看自己的毅力,希望可以維持這樣運動的頻率、維持肌力,多多和別人請教,培養運動的習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