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9年8月14日 星期三

找回被忽視的自己-渴求的心靈




讀者:陳鋭溢


這本書嘗試將「正念 Mindfulness」的觀念帶給大家,其實是從佛教的觀念汲取出來,但是說到宗教,如果不是佛教徒,可能就有些排斥,因此在推薦序的時候,就特別提到:這本書將正念減壓的概念,讓科學和宗教共融,事實上,在閱讀的同時,可以與生活經驗相連結,重新檢視是否落入的上癮的泥淖之中。


上癮與專注


這本書分為兩部分:第一部分是介紹各種上癮,包括科技上癮、自我上癮、分心上癮、思考上癮、為愛上癮;第二部分則是對於專注、運動、音樂、醫生等不同範疇的領域,探討心理層面的影響。


你很聰明,只是個習慣模式


有一陣子,每次報告完都會有同一位長輩對我說:「你報得很好,我學到很多!」但是面臨報告越來越多的時候,每次聽到同一句話,越來越沒有感覺,後來甚至有點排斥聽到這句話,因為有時候我覺得我可以更好,於是表面上的鼓勵和我內心互相衝突,和我發展出來的人格特質互相矛盾,才會在心裡有著小小的反彈;換我是評論者的時候,我嘗試告訴報告者整個過程哪裡好,說給對方知道,甚至透露一些可以更好的地方,避免成為罐頭稱讚,感覺這樣比較有意義一些。


時代帶來通訊上癮與疏離


在錯誤的幸福中提到「正增強」和「負增強」,可以被習慣迴圈所驅使,像是網路的社交活動反而增加疏離感,但是人們卻也癡迷的在臉書上取暖,然後與人的關係越來越糟,甚至臉書的使用者比其他人更憂鬱。我在使用這些通訊軟體與人互動的過程中,發現就算在臉書的Messenger熟稔的聊天,見面之後,還是有不少的距離感,也不如在鍵盤端聊天熱絡,所以通訊軟體未必可以取代人與人之間的接觸。

在這個講求效率的時代裡,科技上癮是一個很值得注意的問題,你會不禁意看看手機,看有沒有新通知嗎?你會因為line上紅色圈圈的未讀訊息感到不耐嗎?你會忍不住拿起手機,看看朋友有沒有發限時動態嗎?其實這些間歇性的增強,才是最強烈、最黏著的學習,我們就像帕夫洛夫的實驗狗一樣,被訓練成一聽到鈴聲就流口水。相對的,你會忍不住在下班時間發line訊息嗎?其實想一想也沒這麼急,但是就是忍不住在晚上八九點,發出群組訊息。所以我關掉所有通訊軟體通知與提醒,下班後的運動時段不帶手機,看書的時候,手機放在伸手拿不到的地方,藉由這些方法短暫隔離。


用客觀說服你


站在科學的角度,我們可能會問靜觀與腦神經活動的客觀數據,本書以功能性核磁共振系統偵測後扣帶迴皮質的醫學影像,還有腦內活動變化圖像,偵測靜觀所帶來的腦神經活動變化,讓我們從類似宗教的靜觀的印象中跳脫出來,發出「原來真的會影響!」的驚嘆,為正念、靜觀帶來更堅定的證據。


好奇與專注


第二部分是提到培養「專注力」的條件,書中有一句話:「無聊的解藥是好奇,好奇則沒有解藥」,與我之前提過「好奇是學習的根基」有著相似的道理,過去兩年,我面對龐大的腎臟科知識,也是以好奇的心態讓自己可以堅持下去,在讀書的過程中難免會分心,我搭配著自己喜歡做的事情:寫作(部落格)、分享、教學,延長專心的時間,讓時間的利用更有效率。


比賽出過捶嗎?


如果你有參加比賽的經驗,不管是運動比賽也好、音樂比賽或演出也好,有時候會覺得已經準備很充分了,但是正式表現還是不如自己的期望,可能也與自己心態有關,文中指出賽前的靜觀訓練可以幫助球員放鬆,而且放下想贏的渴望或怕輸的恐懼,然後轉而專注在當下的狀況,其中有一句話我很喜歡:「我們盡其所能創造出通往成功的最佳可能條件,然後讓結果自然發生,這種過程反而有趣。」


看這本書的好處


我認為這本書可以省視生活中的自己,一定有許多場合、情景契合你的生活經驗,或許我們還沒有衝動參與正念的訓練,不過可以經由覺察帶來些許的改變,更認識自己,或許就有為自己帶來改變的契機。



相關閱讀


由運動正念的應用,看我的合唱經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