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7年5月28日 星期日

2017 內專筆試,準備心得




作者:陳鋭溢

感謝奇美內科部的幫忙,讓我們可以在五月放假,專心準備考試,這在臨床工作上,是很珍貴的體貼與協助。我將準備內專考試的過程整理如下,給未來應試的內科夥伴參考。

平時的準備:唸書,可能嗎?


我在R1剛開始的時候,期許自己每到一科就要把那一科的First Choice(國考用書)念完,但是過了兩個月之後,發現難以執行,因為除了值班干擾了我的作息和身體狀態,另一部分原因是:臨床上常遇到的病是很迫切去了解的,而沒見過的病,有時候讀起來真的很沒有感覺,效率也因此大打折扣。

於是,我將自己的策略做了一些調整,臨床上常遇到的疾病,像是貧血、抗生素的使用、急性心肌梗塞、肺炎、急性腎衰竭、電解質異常等章節,First Choice和小麻徹底讀熟,而如何確定自己讀熟了沒,「 教導實見習醫學生 」是很不錯的方式,通常在教的前一天我會自己複習,然後教的時候拿一張空白的病歷紙,從最原頭的地方開始說起,覺得卡卡的地方,就是自己不熟的地方,一批一批這樣教,再加上學弟妹問的問題,不知不覺該章節就會十分熟悉。


First Choice夠了嗎?


「 不夠,徹徹底底的不夠!」我可以很明白的這麼說,甚至它越來越不能應付內專的筆試了,像是最近血液腫瘤科新的標靶治療藥物,各個receptor和藥物的配對,非常喜歡考,但是靠自己去看新藥物的論文,花費的時間實在太多,因此這部分我是靠醫院上的國考複習班,主治醫師們的提示抓重點,印象比較深刻。


要讀Harrison嗎?


內科的聖經,不用想也知道應該要讀,不過隨著知識爆炸,Harrison越來越厚了,針對考試的話,我是做考古題,考古題題目很多都是從Harrison擷取一段話成為選項,有的類似題目會連續考兩三年,像是膽酸的排泄、β agonist對於氣管的作用……,這些不熟悉卻愛考的部分,Harrison我就會特別讀熟一些,另外,就是表格、圖片可以讀過一遍。


什麼時候開始準備?


我大概是三月的時候零零星星開始念,從比較生疏的部分開始,也就是以前在臨床上欠下的債,就我而言:像是化療藥物、血液腫瘤疾病、風濕免疫疾病、神經內科,而四大科我在平常臨床的時候就讀得差不多,這時候的工作就是治療指引有新的部分必須拿出來重新研讀,像是2017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治療指引COPD治療指引…。四月的時候就有計畫性的完成每一科的複習,預計四月底開始進入考古題。


考古題要寫幾年?怎麼練習才有效果?


我是從99年寫到105年。四月底,我先寫102~104年內專試題,主要是利用考題詳解,一題一題遮起答案寫,錯的看詳解,不太清楚或連續考好幾年的題目,再找Harrison研讀,或提出來在line裡和同事討論,我認為這樣的好處是可以知道大概命題方向,和同事討論也往往可以得到更多意想不到的收穫,老實說,我格外珍惜那段時光,因為進入次專後,大家就很少會對同一問題一直鑽牛角尖的討論了。


我刻意留105年試題作為測驗自己的試卷,到內科醫學會網站下載題目,把答案去掉,製成一張考卷模式,在五月初的上午,我完全按照考試時間,早上8:40開始考第一份考卷,使用藍筆,準時100分鐘交卷,當時我發現心臟內科題目冗長,我幾乎寫不完,因此就告訴自己:第一堂課要從最後面12題考古題開始寫,把心臟內科題目放到最後,是比較安全的做法;而第二堂課就比較沒有時間方面的問題。

後來五月寫完102~105年題目還有一段時間,我就繼續寫下去,都是以考試模式進行,比較能夠抓到答題的節奏。


考前怎麼臨時抱佛腳


因為腫瘤科、血液科、風濕免疫科實在太愛考基因、藥物、receptor,所以我把類似會混淆的觀念整理在一起(如圖),無聊的時候就拿出來看看,我覺得這個方法增強了我的臨時記憶,考前緊張的時候也可以拿出來複習。



考試當天


必須攜帶准考證和執業證照「 正本 」(不是大家拿的彩色影本喔)。

第一堂考試真的要很有策略,試題本是圖片在一起,然後後面才是題目,也就是說你看到中間題目如果有圖的話,要到前面翻圖,會不知不覺花掉一些時間,而且考官也說「 不可以拆掉題本 」;另外,就是會像以前段考在黑板上改題目,我記得第一堂改了五題左右,因為已經快寫不完,所以最後20分鐘改題目時增加了一些慌張的情緒。

內科醫學會網站的各年考題中會把各科分開,實際考試各科題目也是分開,但是不會特別註明哪一科,所以第一堂後面通常有12題考古題,我直接翻到倒數第二頁就開始寫了。


希望整理的心得對未來學弟妹應試有所幫忙!

接下來還有口試,要繼續努力加油!




         更多文章追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