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血性中風
阿勇,是一個五十歲的粗壯男性,肚子大大的、皮膚黑黑的,很像工地裡努力了大半輩子的工頭,在某一天早上起床後覺得頭暈、走路不穩,後來送到醫院後發現腦幹出血,住進了加護病房一段時間,經過觀察和治療後,終於逐漸穩定,轉到普通病房。
這個月的主治醫師是神經科的柯醫師,其實我早有耳聞,是個不太喜歡照顧病人的醫師,因此住院醫師要有獨當一面,甚至決策的能力;除此之外,柯醫師常會和病人或病人家屬吵架,住院醫師還必須有安撫的能力。
查房的震撼
「 柯醫師,我爸爸的鼻胃管可以拔掉,讓他嘗試用嘴巴吃嗎?」阿嬌有點心疼地問
「 誰說要拔掉的?」柯醫師說
「 是我媽媽問的」 阿嬌緊接著回答
「 到底你媽是醫生,還是我是醫生?!」柯醫師劈頭說出這一句話
空間和時間好像瞬時凝結了,我以為只有在教學教材中才會出現的話,竟然在現實的查房中出現了!然後聽到阿嬌鼻頭的啜泣聲,想要堅強的忍住不哭,卻又不自覺的用手拭去眼淚。柯醫師轉頭走出病房,我心想:「 完了,難以收拾了。」
你們哪一位醫生比較好啊?
一、 根據專科性給予建議,先根據大概的症狀或他院的診斷,決定就診科別,然而,在同一科中,都還有其專精的次專科,例如:神經科有人專長腦梗塞,也就是俗稱的中風;有人專長動作障礙,像是帕金森氏症;有人專長失智症,也就是阿茲海默症。我認為好處是可以減少一些轉科消耗的時間,到了適合的科,給專業的人治療。
二、 住院醫師跟主治醫師都最少半個月,和一個人朝夕相處半個月,自己也大概了解這位醫師的風格、對病人的態度、專業上的努力,雖然大部份醫師都是上進的,但是總有幾位例外,我們所幫忙的只是過濾例外的這幾位。
我是 OOO 介紹的喔
其實這樣並沒有比較好,因為就診的醫師和介紹的醫師不一定有很好的交情,聽到這句話,可能會尷尬,可能只是應付的給你微笑,在醫院有時候「 VIP 」會和「 難搞 」畫上等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