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7年2月17日 星期五

你要包多少阿? 談紅包心理哲學





毋免 ( m̄-bián ) 按呢伴來伴去  phuānn lâi phuānn khí



這是在台南鄉下提到婚禮喜慶包紅包的時候,常常聽到長輩說的一句話。我覺得很有趣的是:對我而言,紅包的金額,隨著我學生時代、單身、交往、結婚,一直到婚後,所思考的方向竟然出現了巧妙的變化,紅包金額似乎隱藏著社會人際交流的隱晦默契。


學生時代


學生時代充滿了理想化思維,覺得參加婚禮,給予誠摯的祝福是最重要一件事,當然也曾因為財產拮据而躊躇,但是在評估新人「 餐費、喜餅 」的成本之後,紅包金額卻不是我最在意的事,當時滿心期待參加婚禮,感受幸福的氛圍與想像自己婚禮的模樣。


剛踏入社會


開始領了薪水之後,就不再是以新人的成本為金額考量,心中開始有一把尺,有現場參加喜宴我要包多少,沒有參加喜宴我要包多少,金額也隨學生時代提高了一些,時間允許的話,都會盡量參加,因為參加喜宴覺得像是開同學會,可以見見許久不見的朋友,成為一個很有吸引力的附加價值。


自己結婚


遇到自己結婚,在廣大可惡的商業誘因下,近百萬的結婚成本,讓初入社會的小倆口有點膽怯,一邊籌備婚禮,就開始思考那邊可以挖一些來填補這個無底洞,心中暗自盤算: 「 爸媽幫忙出哪些、餐桌費用多少、紅包收多少,可不可以折抵餐費…… 」這是第一次紅包的金額具體浮出心中。結婚忙完,原本有點懶得記錄紅包錢,但是因為「 如果以後朋友結婚,你包的比他包給你的少,這樣不太好吧!」這一句話,開始正視紅包金額所代表的人際意義。


結婚後


結婚後的喜宴,很怕漏掉有參加自己婚禮的朋友們,也開始翻開當初結婚紀錄的本子,雖然幣值隨著日子通貨膨脹,但還是極具禮金的參考價值,這時候和當時學生時代「 不在乎粗俗的臭銅錢 」心境大相逕庭了。


你要包多少阿?


參加共同朋友的婚禮,有時候就會多開一個line的群組,幾個人悄悄地問

「 誒,你要包多少阿?」
有人就會說:「 等等,我看他我婚禮的時候包給我多少?」
「 那我們都包一樣好了」
似乎代表著:這話題不適合公開討論;一樣的摯友關係,不希望因為紅包金額多寡而感覺有所偏差,所以乾脆包一樣金額,免得傷腦筋。

紅包哲學,其實也是一個蠻有趣的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