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8年5月30日 星期三

面對無法預測的未來,孩子的教育怎麼辦?


(圖片來源:新思惟國際)

作者:陳鋭溢

我國高中的時候接受私立國高中教育,雖然已經不是少一分打一下,但始終還是有幾根藤條放在黑板上方,那時候是極度壓縮式的學習,想辦法在學測或指考取得高分,上好的大學。

複製教育,可行嗎?


我們常有一種迷思:「我當時接受這種教育,現在也活得不錯啊,所以下一代應該就這樣複製就可以了吧!」但是,近十年數位通訊的發展,讓時代更迭更加快速,臉書自2004年興起,開始網狀串連群體,消息的傳播更加快速,集結動員的力量也瞬間壯碩,台灣的洪仲丘事件、太陽花事件,一直到香港的「雨傘革命」,這些組織是短時間內號召而成,具有相當的規模與影響力,時代變動之快,讓身為現代父母的我們知道,單純學校課本的教育已不足以應付社會變遷。


想學更多,所以自學


想想我對音樂的喜歡,來自於國小六年鋼琴的學習;對於文字的掌握,是國小國語演說與寫作的磨練;而對於藝術的鑑賞,是小學美術班培養的敏銳。但是我對於體育、電影、小說的涉獵極少,也影響大學後的人生,對這些範疇興趣缺缺。我認為自學的好處,是可以更多方的接觸,藉由探討未知,建立起解決問題的能力。如果問我給孩子自學,我有信心嗎?其實我是遲疑的,因為我不確定:我不熟的領域是否是孩子的必須,而且和學校同儕間的競爭與合作,是相對缺乏的。


無法預知的未來,學歷重要嗎?


啾啾鞋和博恩演講完後的午餐時間,大家擠在兩位講者身旁,希望了解更多「轉型」成功的因素,也有不少父母憂心未來時代發展,想聽聽兩位講者的建議。其實,未來正是因為「未知」才讓人迷惘,不過兩位講者的共通點是:學校教育都成就了現在工作生活的某些元素,我想重點是在追求學歷的過程中,為我們的成長經驗注入了一些基礎,而且兩位同時對於現實生活財務考量,有了基本的打算,因此,這是單純為了理想而碰巧成功的人生嗎?不,他們都經過了風險規劃,一步一步地照著計劃進行。


其實重點在這裡:陪伴


好多的演講內容,後來都歸類在第三部份的重點:「陪伴」,自己生的當然自己顧啊,不然勒!學校只是教育的一部分,家庭才是影響一個人深遠的因素,也唯有用心陪伴,才能觀察孩子的成長過程中,有哪些需要幫忙與補強的地方,但是,工作很忙,也是要賺錢,怎麼辦?我想蔡明劭醫師工作與家庭陪伴的安排,給了我們很好的建議,我覺得,蔡醫師將比較不是重點的工作捨棄,雖然影響了些許收入,但是大塊的片狀時間,成功建立起專業,也有了更多時間陪伴小孩,給了我很重要的啟發。


如果必須在體制內,我可以怎麼做?


體制內的教育應該還是大部分家長的需求,在這個教育體制中如何活得好,就很重要了。像是資優班好嗎?原來現在國小資優班以「語文、數學、自然科學」為主軸,語文再也不是唸唸唐詩,而是利用「心智圖」切入語言邏輯,酷吧!跟我們小時候的資優班教育已經是截然不同了,所以才是家長必須與時俱進的原因。而蔡校長順著學校課程學習的方法也很值得學習,學校教到紅毛港,就帶孩子們到紅毛港,看到紅毛港外的九面旗子,一面一面上網搜尋這些旗子在紅毛港的歷史意義,結合學校的課程,達到相輔相成的結果,重點是:培養了孩子遇到困難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

還是要自己養過才知道


我覺得人生很大的改變是生小孩之後,瞬間變成了爸爸,瞬間,自己的爸爸和媽媽變成了阿公阿嬤,老婆綻放出母愛的光輝,自己也穿起卡通圖案的衣服,只為女兒開心。回想自己受教育的路,雖然覺得有可以更好的地方,但是三十年來沒有長歪,然後對於事情有一些看法和見解,很佩服與感謝父母當年的付出與犧牲。如今,女兒出生了,教育成了我們父母的責任,在大家的意見與討論的交叉反思中,我們說服自己:「用心陪伴、謹慎經營」。


更多閱讀


上課重點整理(製圖大賽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