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 忘記自己名字的人,就找不到回家的路。」這是作者引用「 神隱少女 」主角的話。
記得我們對於二二八的印象是起始於國中課本所寫的查緝私煙,長大一些,隨著台灣社會逐漸開放,要求公開二二八的真相,我們知道了更多屬於前幾代的台灣故事。 「 建構二二八 」是陳翠蓮教授以更宏觀的國際角度剖析二二八,分析了台灣、美國、中國、日本間的關係,深入淺出的描述台灣戰後的地位,以及二二八事件會發生的原因。這一本書,可以提供你更客觀地看待這一道難以磨滅的全國性傷痕。
美國的台灣計畫
台灣真的光復了嗎?
雖然中國以軍事佔領佔領台灣,但是進入台灣後屢次向台人宣傳「 台灣光復、復歸祖國 」,逕將「 台灣 」改為 「 台灣省 」,刻意減少美國在台灣的角色;另外,無論國民黨或共產黨,中國的革命思維都是打垮對手,獲得新的權力,從來就不是產生新的政治理念或意識形態,因此對於台灣而言,國民黨的領導沒有帶來新氣象的改變。
英國對台灣主權的主張
英國駐華大使館致函中華民國外交部表達台灣人國籍的看法:
關於台灣島轉移中國事,依照一九四三年十二月一日的開羅宣言。同盟國該項宣言之意,不能自身將台灣主權由日本移轉中國,應候與日本訂立和平條約,或其他正式外交手續而後可。因此,台灣雖已為中國政府統治,英國政府歉難同意台灣人民已恢復中國國籍。
美國對日本的態度
為了避免重複一次大戰後的覆轍,戰勝國對於德國的巨額索賠,使德國萌生恨意,一有機會發動戰爭,造成更大傷害,因此,美國避免向日本尋求巨額索賠,只拆遷日本工業設備作為賠償,維持基本的經濟基礎,此外,限制日本主權,改變天皇制度成為民主制度,也是避免日本有機會再度掀起戰亂。
對陳儀政府的不滿
為了防止日本再起,所以將日本去軍事化,世界各地的日人都優先被遣返,也因此造成台灣人返鄉困難,再者,陳儀政府接收所有台灣財產,要求人民必須提出證明和日人無關,才可以歸還,因此對於陳儀政府的不滿逐漸累積。但是根據美國戰略情報局(OSS)的調查:雖然當時台灣民眾對於陳儀多有批判,但仍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,只是行政長官需要調整。
二二八事件,特務、派系
二二八事件因為查緝私煙誤傷民眾而爆發,事後成立了二二八處理委員會(簡稱處委會),但是處委會的角色逐漸由官民中介,轉而主導政局發展,以追求民主、改革政治為目標,但是當時「 台灣獨立 」並未成為選項之一。
除此之外,「 保密局 」由「 軍統局 」改組而來,他們以對付日本人、共產黨的手段逐漸滲透到各個處委會,並且捏造情報,指控台灣人奸黨操縱、獨立叛國,並且誇大危急情勢,以強化武力鎮壓的正當性。特務也吸收黑道流氓、滲透台灣社會,並實施制裁傳統—「 暗殺 」,可說是「 國府政治的文化特性 」和「 台灣社會衝擊 」的表現。
陳儀的兩面手法、蔣介石的態度
一方面安撫並接納意見,一方面謀定滲透、分化策略,種種的退讓是因為當時台灣兵力不足,暗自請求派兵鎮壓。蔣介石在日記中明確表示二二八事件不是共產勢力滲透所引起,對陳儀粉飾太平感到不滿,但因為覺得台灣防務空虛,所以深信武力最終可以解決問題。
因此,蔣介石在台灣實施「武力綏靖」和「清鄉」的手段,「綏靖」:自三月八日憲兵二十一團兩營自基隆登岸,即展開掃射及屠殺,十日之內以控制全台各地;「清鄉」則是監視人民生活、連保連坐、嚴刑威逼,達到恐怖統治的目的。
結論
國際情勢方面,美國與國民政府共同佔領台灣,美國目的是去除日本的影響力,國民政府悄悄偷渡主權,佔領台灣,一直到一九四八年,國共內戰,國民政府戰敗,美中體制鬆動,台灣託管論才被討論。
另一方面,造成二二八事件的原因,包括一開始的社會對立,到事件發生後中國政治運作模式複製到台灣,特務、派系運作、陳儀的兩面權謀,最重要的是蔣介石「武力平亂」的態度,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