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7年6月12日 星期一

看不見的屏障,看第七艦隊如何影響亞洲局勢




讀者:陳鋭溢

這一本書藍底白字和第七艦隊身處的海洋風格相互呼應,封底的封面圖說,就直接傳遞了第七艦隊的故事;內頁「 看不見的屏障 」黑白設計簡單而莊重,1950-1979是以第七艦隊自1950協防台灣至1979年美國正式承認北京結束任務,對於台灣海峽、亞洲情勢佔了舉足輕重的地位;而且這本書一手可以掌握,書本很輕,是適合閒暇時間閱讀的書籍。




兩個中國、第七艦隊、戰略考量


一九四七年,馬歇爾協調國共內戰以失敗告終,國軍擁有優勢的海軍實力,企圖實施「 海上封鎖 」,北自上海、南至福建封鎖主要港口,並在一九四九年間,協助運輸蔣介石流亡政府到台灣。台灣有著特殊的地理位置,屬於西太平洋島鏈的一部分,對於南北軸向的入侵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,因此防止共產主義的威脅,台灣就顯得格外重要,但是國民政府佔據了許多島嶼,這些島嶼有的位於中國大陸海岸邊,形成台海危機的核心。

一九五O年韓戰爆發,若中共攻下台灣,將使聯合國對於南韓的補給造成影響,因此,第七艦隊開始協防台灣,使兩岸達到「 中立化 」的目標,限制韓戰往南發展,防止演變成美蘇兩國的世紀大戰。


美英因貿易而矛盾


國民政府與美國艦隊全力封鎖中共的海岸線,香港身為自由世界的一員,其貿易經濟十分仰賴中國,英國希望香港是一個商業與文化的立足點,因此禁運對於貿易帶來負面衝擊,另一方面,當時英國與西方國家一起在韓戰中對抗共產主義,但是卻又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而與其通商,這些角色加深了美英兩國的矛盾。


第一次台海危機—打破封鎖行動


一九五四年,中共砲擊金門、攻擊大陳島,使得國民政府撤守大陳島,蔣介石拒絕華府「 放棄外島 」的呼籲,因為只要國民政府掌握中國大陸沿海外島,共產黨便無法宣稱全面勝利,除此之外,同年,台美簽訂協防條約,確認美方保衛台灣的立場。


提昇士氣,休息與消遣


當時國民政府撤退來台時最大的問題就是「 士氣的低迷 」,初級軍官對於個人提升也是興趣缺缺,因此美軍和國軍間常會舉辦許多運動比賽、軍事演習伴隨豐盛的宴會,而美軍在台灣當地的消遣,也是促使台灣經濟振興的原因之一,像是文中提到的位於高雄的海灣大飯店( Nancy’s Hotel Harbor Bar),幾乎提供和美國一模一樣的服務,蔡依橙校長的FB有熱烈的討論。


第二次台海危機 – 中共企圖終止封鎖


第一次台海危機後,國民政府持續封鎖中共,中共只好轉向蘇聯尋求更大規模的貿易行動,中國對於蘇聯逐漸欠下大筆債務,因此,為了突破封鎖危機,北京對於金門發動攻擊,也在國內實施了「 大躍進 」經濟計畫;而另一方面,中蘇關係也日漸緊張,欠下了大筆債務,當蘇聯要求在中國境內設立潛艦基地被毛澤東拒絕,但為了支付潛艦費用,毛澤東無限量供應穀物,推斷造成全國飢荒。長期的封鎖政策,造成中蘇關係緊張而決裂,共產黨轉向和西方國家合作。


第三次台海危機 – 台美斷交


一九七九年,台美斷交,通過了台灣關係法,美國與中共建交,美國運用海軍對中國實施軍事、經濟、政治方面的施壓,最後使中國轉向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制度,隨著蘇聯崩解,台海巡防艦隊的戰略目標消失了,一直到一九九O年代,新一波的台海危機。


第四次台海危機


一九九五年,美國給予李登輝總統康乃爾大學的簽證,中國在同月份實施飛彈試射,改變了數百架飛往台北的商業航班,被稱為新型態的「 飛彈封鎖 」,美國派遣航空母艦行經台灣海峽,向北京清楚傳遞不要介入台灣國內政治的重要訊息。

雖然一九七九年台美斷交後,台海巡防艦隊就結束台灣海峽的巡防任務,不過,台海之間的情勢上升時,美國巡防艦隊依然延續防守台灣海峽的歷史遺緒,避免台灣海峽兩岸的緊張情勢演變成一場大戰,成功地執行中立化的角色。


和「建構二二八- 戰後美中體制、中國統治模式與台灣 」一書比較


建構二二八 」一書,是以國際情勢看台灣二二八事件發生的原因,較著重於日本、國民政府撤退和美國之間影響台灣社會的關係;而「看不見的屏障 」是指第七艦隊於台海情勢的歷史角色與功能,涉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共產黨、蘇聯、美國、英國及蔣氏政權間的層層關係。我認為這一本書的特色是邏輯清楚,決定看這一本書是因為看到蔡依橙校長分享的心得,讀完之後,也讓我對於台海局勢的歷史脈絡更加清晰。